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逐渐为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所理解和接受。走进学校和校长和老师们聊课改,听到的新思想、新理念都是一套一套的。走进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突出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开始有了变化。教学活动也都是热热闹闹的。这是可喜可贺、可圈可点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忽视细节,教学不到位,教学质量不高,导致课改表面化,也是课堂教学的通病。我们知道,理念指导行为,理念必须落实到行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能转化为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课程改革中的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将不可避免。因此,在深刻理解有关理论的前提下,积极转变教学行为,密切关注教学细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教学只有注意细节,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上下功夫,做文章,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才能为课程改革的成功打好基础。
细节,就是细微而具体的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的细节就是教是那些能够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学中关注了这些细节,教学双方的行为就能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就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的目标就能逐步实现。
那么,我们应关注哪些细节呢?站在课程实施者的角度,有三个方面的细节必须关注: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学实施;三是教学评价。
一、 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计划和安排,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设计领域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和原则,但是总的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学习内部条件并安排好相应的学习外部条件。根据这个解释,教学设计应关注的细节或我们教师应回答的问题主要有:
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按照加涅的观点,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学生应能够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一句话,就是通过学习,学生有什么变化,没有变化,学习就没有发生。
这样的目标设计,我们应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哪些领域、哪个层次(或水平)?掌握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知识、技能和情感。我国课程改革纲要把教育目标也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述虽然不同,但是本质是一样的。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有不同的学习层次,比如在知识领域,最低水平的学习是“识记”,接下来依次为“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共6个层次。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必须以低一级层次的学习为基础。进行目标的细节设计,不仅要统筹设计目标领域,还要具体思考目标水平。
在实践中,我们 常常见到这样的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以下词汇和短语”等。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合适的,理由是,1。目标大而笼统——描述的是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诚然,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以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指导。然而,仅仅了解总目标、总任务是不够的。目标设计还必须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目标,再根据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把学期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阅读,是通过阅读学习词汇、语法,还是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阅读后理解大意,细节还是推断作者的意图、文中人物的意图?理解多少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2。行为主体错位——“培养”、“教”都是教师的教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学的行为。这些都是细节问题,但是,无视这些细节,教学目标就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教学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学的行为而不是教师教的行为,是学生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 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这些目标是否可操作、可实现(doable)?在这个细节上,主要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什么。既然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是为了促进和帮助学生学,那么,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起点。本次课程改革一个重要支撑理论是建构主义,其重要概念是图式,即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要让目标可操作、可实现,就必须从细节上考虑,创造“同化”、“顺应”、“平衡”的条件。
要创造这样的条件,必须了解学生,比如学生的兴趣、需要、现有水平。仅就现有水平而论,只有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independent performance level),把握好学生通过学习后的潜在的发展水平(potential performance level),才能有效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可能有效地实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变化。
3.怎样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确定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具体领域和层次之后,就要考虑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方法、活动、手段。总的原则是不仅要方便教师的教,更要方便学生的学。具体说,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目标应用哪些策略、方法、手段和相应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些策略、方法、手段和相应的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学,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例如英语学科教学要对这些细节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要了解英语教学领域有哪些语言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相应的教学活动,它们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和局限性。考虑这些细节,才能扬长避短。
比如,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关注细节。现在,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我们有许多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讲义、作业纸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上,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作为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者,我们对它们的功能、作用、长短优劣都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目标领域、不同的目标层次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手段。不加选择,一味使用某一种媒体,就会出现本末倒置倒置现象(不是帮助学生的“学”,而是表现教师的“教”,淡化了课堂的主题,淹没了中心,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现代化媒体成了教师展示自己利用现代化媒体的高超技巧的“辅助”手段)以及顾此失彼现象(“信源”滔滔不绝,“信宿”手忙脚乱。随着鼠标轻松点击,教学内容在屏幕上快速出没,容量和速度大大超过学生认知加工的水平)等。把细节做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保证“信源”(教师的陈述和媒体内容的呈现速度)和“信宿”(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同频共振”;教师要熟悉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便选择适当的媒体辅助手段。
无论是策略、方法、手段的选择还是相关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风格。这些因素在教学系统中虽然是细枝末节,但是,对教学的有效性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保证了这些因素的有效性,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
二、 关注教学过程的细节
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或迁移的能力。”关于教学过程,众说纷纭。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4阶段说(后来被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5阶段说);凯洛夫提出“组织上课、检查复习、提出新课目的要求、讲授新课、检查巩固新知识和布置课外作业”6阶段说,加涅提出“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9阶段说。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取长补短,不必亦步亦趋地追随某一学说。但是,顺序或“阶段”仅仅是一种形式,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关注细节,关注每一个“阶段”的行为细节,才能把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1.组织行为
在组织教学行为中,“热身活动”(warming-up)可以说是很常见的教学组织行为。组织“热身”活动,第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已经上课了”;第二来可以激发兴趣,振作精神;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为即将发生的学习做铺垫,为学生进行新的建构创造条件……。落实了这些细节,“热身”的功能就充分发挥出来了,活动的效果就会很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细节考虑不周全,有的教师为了“热身”而“热身”,把热身的功能狭窄化也是课堂教学中很常见的现象。如:热身活动没有与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没有能够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等等。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费时低效。
一堂课的学习氛围主要靠我们教师去营造,营造的结果如何,主要地要看我们教师的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2.呈现行为
呈现行为可分为讲授呈现、板书呈现、多媒体(声像)呈现、实物呈现、动作呈现等等。比如,讲授是老师们常用的方法。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表明,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占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讲授是重要的教学形式,它适用于知识层面的教学,效率高。讲授如果很有意义,能启发思维,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那就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即使是知识层面的教学,如果教师讲解太急,只注意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差。除了讲授速度这个细节外,教师的语言是否标准(如普通话还是方言)、讲授用语的层次(日常用语还是学术用语)、讲授时的语流(流畅连贯还是断断续续)等,都直接影响学生认知加工的水平和质量。再如板书,它的功能是配合讲述,提供讲述内容的要点和结构,为记忆、保持和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等。内容与讲述内容相同,但是既不能因此而不板书(学生因此会不得要领),也不能过多板书(教师因此中断讲述)。只有精当的、设计合理的板书,才能帮助学生学习。
呈现学习内容和学习内容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情境的创设。没有了情境,脱离了适当的情境,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教学对话
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互动,即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关注互动行为的细节,既要关注外显行为,也要关注内隐行为。
这些互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问答行为;二是小组讨论行为。
问答对话是学生参与水平最高的活动。其作用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指引学生注意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为学生提供听说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迁移,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等。因此,关注这些细节,问题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发挥上述功能,就是无效的问题。
问答互动中要考虑的细节是,提问对象、提问次数、问题的清晰度、问题的难易度以及候答时间等。例如,给成绩好的学生YES-NO QUESTIONS,他可能会沾沾自喜,也可能感到索然无味,反之,给成绩差的学生提一些难度大的、不是力所能及的WH-QUESTIONS,他很难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产生挫折感,无能感,甚至觉得你是变相体罚。
小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通过讨论学习,学生可以学会批评性思维,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学会人际交往技巧等。要有效发挥讨论的功能,避免形式主义,在组织小组讨论时要密切关注以下细节。
一是小组的规模,一般以4---6人小组为宜;
二是小组成员的构成,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视实际情况而定;
三是小组成员的座位,以围坐成一圈为佳;
四是小组讨论氛围,应培育支持性气氛,应热情友好,相互帮助,缓解冲突和紧张心理。
五是小组成员的义务和责任,应力求做到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六是要明确小组讨论所需要的时间、讨论结果的处理形式等。
教学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4.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行为包括独立学习指导行为、同伴或小组学习指导行为。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具体分为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指导、技能(听、说、读、写)的学习指导、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的学习指导等。落实到具体细节,那就是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学习兴趣)、不同学习目标和任务、不同学习环境的具体的学习策略的指导。随着学生的学习逐步走向独立自主,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形成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语言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如果说母语习得可以不需要多少语言知识的话(如:一个文盲照样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语语言进行交流),那么,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对语言知识的依赖程度就非常大,因为外语学习缺少习得的环境,主要靠课堂学习或自学。
语言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如词汇学习,他包括词汇的认知策略和词汇的使用策略。在词汇认知策略中,有联想记忆策略、分类记忆策略、对比记忆策略、查词典记忆策略、利用语境策略等等。在词汇学习原则之下,如何结合学生学习发生的个别化、个性化特点,具体给予指导,就是我们应予以注意的细节了。
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都有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阅读目标,有预测策略、猜词策略、扫读策略、略读策略等等。这些都要在平时阅读训练中加以指导。
这些策略有的是学生已经掌握并使用的策略,有的是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策略;有的是部分学生喜欢而其他学生不太喜欢运用的策略。因此,在学习策略的指导中,既要给予一般性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词汇学习有那些有效的策略,又要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让不同的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适合他学习风格的独特的学习策略。
三、 关注教学评价的细节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课程发展。就学生评价而言,我们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与要求以及评价目的,适当采用定位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无论是哪种评价方法,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即要有一定的评价技术。常用的评价工具有:(1)教师自制的各科测验;(2)各类标准测验;(3)行为观察记录;(4)问卷法;(5)交谈法;(6)创作,作品分析;(7)技能实演;(8)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考察报告;(9)个案分析;(10)各类奖惩等。这些评价工具包括了测试性评价和非测试性评价。
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中,过分测试性的评价而忽视了非测试性的评价;在测试性的评价中,过分关注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教学之初的定位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在测试性评价技术上,无论是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还是诊断性评价,甚至是日常教学中作为学生练习用的非正式的评价,也是“高考、中考考什么(内容),日常教学就练习什么(内容),高考、中考怎么考(用什么题型),日常练习就用什么题型练”。这样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殊不知,升学考试无论披上什么样美丽的外衣,终究遮不住要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以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的嘴脸。因此,升学考试的目的主要就是选拔,为了实现选拔的目的,发挥选拔的功能,试卷的题型当然就必须为选拔服务。目的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方法,无可厚非。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升学考试的目的完全不同。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手段也直接影响功能。因此,在日常教学评价中,什么样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们就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内容和技术。一味使用高考、中考题形,只能挫伤一大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的教学评价理念能否落实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评价实践中,仅仅指导一些理论、原则是不够的。在运用这些理论和原则时,要具体思考评价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才能实现评价目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是激励还是挫伤,怎样评价才能真正地激励学生学习等等,并椐此选择教学评价的策略、技巧、方法、手段,而不应过多地使用与升学考试相同的题型。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改革关乎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前途和学生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是再大不过的事情。然而,要把大事做好,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把细微小事做好。教学细节都做得完美之日,就是成就课程改革大业之时。
关注教学细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关注细节,才能有效推动课改。
关注细节,刻不容缓!
- 上一篇:基层教研的宏观路径
- 下一篇:教研组管理的三种境界